卡巴斯基邢瀚充:直面“暗网AI”威胁 构建三维防御新范式

作者: CBISMB

责任编辑: 张金祥

来源: ISMB

时间: 2025-08-05 11:58

关键字: 卡巴斯基,暗黑ai,企业案例,案例峰会,弹性防御,案例投入

浏览: 137

点赞: 7

收藏: 9

在主题为“揭示未见:揭露黑暗人工智能威胁”的卡巴斯基亚太区网络安全峰会上,卡巴斯基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邢瀚充向全球安全从业者发出警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暗网渗透,网络犯罪已进入“暗网AI”新纪元。这一趋势正彻底改写传统攻击模式,要求企业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预警,构建涵盖“预防-反应-假设”的三维防御框架。

卡巴斯基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邢瀚充

暗网AI:网络犯罪的“智能化武器库”

卡巴斯基将“暗网AI”定义为不受监管的非法大型语言模型,其正被威胁行为者用于快速生成复杂勒索软件与恶意代码。“过去三十年,病毒数量从每天1种激增至50万种,这背后是AI的赋能效应。”邢瀚充指出,犯罪分子已能利用合法AI工具(如OpenAI、Gemini)构建“影子暗网AI”,通过隐藏于合法模型背后发起隐蔽攻击。例如,监控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可能成为注入恶意软件的入口,进而渗透数据中心。

“三步走”策略:从防御到弹性构建

面对“暗网AI”的进化威胁,邢瀚充提出企业需建立三维防御体系:
1. 预防优先:威胁情报成核心
“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被多次强调。邢瀚充建议企业通过卡巴斯基开放式威胁情报门户(Open Threat Intelligence Portal)实时监测暗网动态,包括自身数据是否泄露、是否被锁定为目标。他以越南证券交易所与邮政系统被攻击案例佐证:“了解自身脆弱性比构建防火墙更重要。”

2. 快速反应:全员协同机制
当攻击发生时,企业需建立“全角色响应链”:CFO应立即冻结银行交易以防资金转移,CHRO需限制远程访问避免风险扩散,CEO则需准备公众声明维护品牌声誉。“我们曾目睹CIO被全员电话轰炸的场景,这暴露出多数企业缺乏应急预案。”邢瀚充呼吁通过红队演习与渗透测试,让董事会到基层员工均明确自身职责。

3. 假设性防御:为最坏情况做准备
“假设你终将被攻破”成为核心思维。邢瀚充以新冠疫情类比:即便接种疫苗(部署安全工具),仍需保持社交距离(定期更换密码)、戴口罩(不点击钓鱼链接)。他建议企业每季度进行模拟攻击演练,确保业务连续性计划覆盖智能汽车、智能电表等新兴OT资产。

随着风扇、电表等传统设备接入互联网,IT与OT的界限已消失。邢瀚充警告:“一辆被劫持的无人驾驶汽车可能成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企业需将防御范围从服务器、云实例扩展至所有联网设备,通过单一管理平台统一监控智能资产的安全状态。卡巴斯基推出的开放式管理平台已实现跨设备补丁管理、漏洞检测等功能,并在独立测试中多次位列恶意软件检测率前三。

“快速数字化是增长引擎,但安全投入必须同步跟进。”邢瀚充披露,尽管去年地缘政治动荡,卡巴斯基仍实现B2B业务20%增长,这得益于客户对预防性服务的重视。他建议企业将安全预算的10%-15%用于威胁情报与全员培训,避免因成本削减暴露致命漏洞。

行动号召:让安全意识渗透每个角落

在会议最后,卡巴斯基强调安全意识的普及需形成“决策层-执行层-生态层”的协同效应,并指出三方面行动方向:首先,企业须推动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进入董事会,确保安全战略与业务发展深度绑定,避免“安全与业务两张皮”的脱节现象;其次,从高管到基层员工均需接受基础安全培训,例如通过模拟钓鱼攻击演练提升识别能力,卡巴斯基内部数据显示,经过系统培训的员工遭遇钓鱼攻击的成功率可下降82%;最后,卡巴斯基还倡导行业共享威胁情报,通过卡巴斯基开放式威胁情报门户(Open Threat Intelligence Portal)等免费工具,降低中小企业预警成本,形成“一方受袭,全网预警”的协作机制。

“安全不是成本中心,而是业务赋能者。”邢瀚充以交通系统类比强调其价值:“当火车学会自我诊断故障,当电网能预判黑客攻击,安全技术正在让基础设施更智能、更坚韧。”卡巴斯基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邢瀚充认为随着防御方AI与暗网AI的对抗升级,未来安全将走向“预测性防御”——通过分析暗网动态、模拟攻击路径,在企业遭受攻击前便完成漏洞封堵。这一愿景的实现,离不开董事会对安全的战略重视、全员安全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开放生态下的情报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