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编程来了,它是人机交互范式的一个改进
作者: ZOUDB
责任编辑: 邹大斌
来源: 专栏
时间: 2025-07-21 17:48
关键字: 氛围编程,软件开发,AI,GenAI
浏览: 110
点赞: 7
收藏: 7
“Vibe coding”这个词最早由Andrej Karpathy在2025年2月提出,意思是使用自然语言告诉AI工具你希望软件做什么,然后让AI帮你写代码。
目前最流行的三大“氛围编码”平台是 Hostinger Horizons、Lovable 和 Bolt.new。只需注册这些服务,然后通过语音或文字描述你的需求,你就可以自己构建应用程序。
氛围编码界的“代表人物”是 Rene Turcios。这位来自密苏里州马戏团家庭的儿子,在吸食大麻的状态下赢得过多次应用开发黑客马拉松比赛,尽管他完全没有编程或软件工程背景。如今,他是炙手可热的应用开发者,能在数小时内为公司构建由AI“氛围编码”驱动的应用,并教授他人如何使用这种方法。
有人嘲笑“氛围编码”这种不写代码、只靠“感觉”来开发应用的方式。但事实上,这并不是玩笑,而是领先于时代。
通过与AI对话来完成复杂任务的理念,正在我们身边发生。
氛围浏览(Vibe Browsing)
开发了浏览器Arc的公司 The Browser Company 最近发布了一款专注于AI的浏览器 Dia。目前该浏览器处于邀请制测试阶段,它采用“氛围编码”的方式来使用浏览器:你只需与它对话,它就能为你完成复杂操作。它可以总结文章、回答问题、与已打开的标签页和视频互动,这与“氛围编码”的理念一致:用最少的专业知识完成复杂任务。
Dia只是这一趋势的一部分。本月,Perplexity 推出了基于Chromium的浏览器 Comet,默认搜索引擎为Perplexity,并内置AI助手。这款浏览器旨在简化工作流程,用户只需高亮文本即可获得即时解释,探索相关概念,获取不同观点而不中断当前操作。Comet还能跨标签页比较信息,协助用户完成诸如比较保险计划、预订酒店或购物等任务。
这一领域最重磅的消息来自 OpenAI,据悉它也将在本月推出基于Chromium的浏览器。我们可以预期它将采用类似ChatGPT的界面,并集成能够直接在网页上执行任务的AI代理。这些代理包括一个名为 Operator 的AI,可以自动完成填写表单、预订房间、内容总结和研究任务。
这些新的“氛围浏览器”旨在用简单的自然语言交互取代复杂的浏览操作。
氛围设置(Vibe Settings)
微软今年5月开始在 Copilot+ PC 上推出一项新功能,允许用户通过用简单的英语描述自己的需求,来更改设置或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你说“我的鼠标指针太小了”,AI会找到正确的设置,并在你确认后自动更改。这项功能目前适用于Windows 11系统,首先在搭载高通骁龙芯片的Copilot+ PC上可用,英特尔和AMD平台也将很快支持。该功能在本地运行,目前支持英文,未来将支持更多语言。
氛围自动化(Vibe Automation)
三星本月宣布,其 SmartThings 平台现在允许用户通过输入自然语言来创建家庭自动化任务。现在,任何在Android或iOS设备上使用SmartThings应用的用户,只需输入“当我离开家时关闭所有灯光”这样的简单语句,系统就会自动设置该任务,无需手动调整设备设置或菜单。
这个新的“例行任务创建助手”利用生成式AI理解用户请求并构建自动化流程。更新还引入了“延迟操作”功能,允许用户在不同时间安排任务步骤;以及“确认执行”功能,在共享家庭环境中运行任务前会征求用户确认。
氛围出行(Vibe Mobility)
Perplexity 正在与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合作,计划于2026年在欧洲推出一款售价不到1000美元的“AI手机”。这款手机的主要交互界面是Perplexity的AI助手,据称它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来回答问题、预订出租车、预定餐桌、发送邮件、拨打电话和翻译文本。该产品旨在让用户无需显式使用应用程序,只需“与手机对话”即可完成操作。
氛围沟通(Vibe Communication)
人们使用像ChatGPT这样的AI聊天机器人,通过简单描述自己想要的内容,就能撰写研究论文、演示文稿和电子邮件。这就是“氛围编码”在沟通领域的应用。(不过,我不建议你完全依赖AI写作,而是鼓励读者先自己完成工作,最后再借助AI进行润色。)
一些专门的工具,如 HyperWrite、MailMaestro、ContentStudio的 AI Email Writer 和Snov.io的 AI Email Writer,就是专为在商业沟通领域实现“氛围编码”而设计的。
“vibing”是一个糟糕的描述?
尽管“vibe coding”已成为描述无需编程知识即可使用AI构建应用程序的标签,但它其实是个糟糕的标签。
在美国俚语中,“vibing”指的是享受当下、感觉良好或放松,独自或与他人一起,跟随环境或周围人的情绪。但用自然语言与计算机系统交互、由生成式AI解释并执行这些语言,并不是“vibing”,而只是在使用一种新的用户界面。
从1946年ENIAC的发布,到1976年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史蒂夫·乔布斯推出的Apple I,再到1991年蒂姆·伯纳斯-李推出的万维网,用户界面的发展趋势一直很明确:我们一直在利用不断增强的计算能力和更复杂的软件,让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变得更简单。
从开关设置到打孔卡,再到命令行和图形界面,我们始终在让计算机变得更“努力”,以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
如今,我们正迈入这条80年发展轨迹上的一次惊人飞跃:用户几乎不需要动手,而计算机则在庞大的数据中心中每秒处理数以亿亿次的计算。
自然语言是未来的用户界面,因为它是人类交流最自然的方式。如今,我们的机器终于强大到足以在人类的对话世界中与我们相遇。
这不是“vibing”,而是“对话”。从流行文化与科幻作品中描绘的语音交互场景——《2001太空漫游》、《星际迷航》、《银翼杀手》、《杰特探长》——如今已成现实,并正通过AI扩展到我们所有的应用中。
很抱歉给“vibe coding”这个概念带来一丝“负面氛围”。但语音交互关乎的是可用性,而不是“氛围”或“放松状态”。
“氛围编码”不是一个新潮的“摸鱼”方式,而是人机交互范式的一次重大演进。未来属于自然语言交互,属于语音助手,属于AI驱动的自动化。只是,它不该被称为“vibing”。

ZOUDB
一名紧跟前沿科技动态的科技爱好者,聚焦数字化转型浪潮,深入钻研企业级IT架构、云服务等领域。.
帖子
甲骨文推出MCP服务器,为面向企业数据的上下文感知AI代理提供支持
2025-07-21 10:43:52 发布谷歌、OpenAI 等获美军方 8 亿美元合同
2025-07-16 10:24:21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