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OCI与26ai齐发力,构建企业AI发展的坚实技术架构

作者: CBISMB

责任编辑: 张琳

来源: CBISMB

时间: 2025-11-12 16:09

关键字: 甲骨文,oci,26ai

浏览: 430

点赞: 24

收藏: 5

9月,甲骨文两位新CEO走马上任,年度大会以 “Oracle AI World” 这一全新身份亮相(此前为Oracle CloudWorld),这一系列变化清晰传递出甲骨文对未来技术走向的深刻洞察——“AI Changes Everything” ,人工智能正以磅礴之势重塑一切。

MIT报告显示,95%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资几乎未能为企业带来实质性收益。甲骨文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吴承杨认为,问题根源在于AI尚未真正融入数据本身,许多企业是“让AI绕着数据运行”,而非“让AI驱动数据”。吴承杨曾以“血液”比喻,强调数据应天然蕴含AI元素,让AI如细胞般存在于数据流中。如今,甲骨文正着力构建完整的AI 技术栈 ,从底层基础架构到数据层,再到应用层,AI深度嵌入其中,形成完整技术堆栈,为企业释放AI潜能提供关键支撑。

OCI:以进化之姿,铸就企业AI云基石

从战略定位而言,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是专为企业AI打造的云基础架构产品,以性能、安全与效率为核心目标。与其他云平台迥异,OCI是甲骨文从零开始构建的系统,对底层硬件与上层软件均进行深度集成与自主设计,自设计之初便将“更高性能、更高费效比、更高安全性”奉为圭臬。

AI工作负载的蓬勃兴起,成为推动OCI持续演进的强大动力。近年来,甲骨文在AI基础架构领域投入巨资,不断拓展算力规模与网络能力。在Oracle AI World大会上,围绕OCI发布了四项重要更新:

其一,Oracle Acceleron将成为OCI未来的性能引擎。通过将硬件加速与零信任安全架构深度融入硬件和软件体系,OCI的吞吐性能与隔离性得到显著提升,且在同等算力下实现更优成本结构。

其二,Dedicated Region 25对于需在特定地域部署独立云环境,同时保持统一界面与体验的客户,OCI Dedicated Region以三个RAG起步,满足政府、金融等行业的高安全与监管要求。

其三,甲骨文推出Multicloud Universal Credits,使数据库服务能够无缝运行于不同云平台之上。甲骨文是目前唯一不向第三方或合作云收取出向流量费用的云服务厂商,为企业多云架构带来显著成本节约与部署灵活性。

其四,甲骨文不仅升级了AI基础设施,还深度整合智能体与大模型,为企业提供从底层算力到上层模型的一站式AI体验。用户可在OCI上直接构建、训练与部署生成式AI应用,大幅缩短创新周期。

“OCI的核心特征可概括为高性能、高安全性与高费效比三点。”甲骨文公司中国区云工程部门总经理窦杰如是说。这正契合甲骨文所强调的“客户所需,无处不在”。与此同时,甲骨文正式发布新一代Zettascale10 Cluster,这是面向AI时代打造的OCI集群架构,支持多达80万个GPU的超大规模部署,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AI计算集群之一,峰值性能可达16 zettaFLOPS,为企业AI发展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Oracle AI Database 26ai:数据库的智能化革命

在今年Oracle AI World大会上,Oracle AI Database 26ai的正式亮相,标志着数据库领域迎来一场系统性变革。“这不仅是版本迭代,更是从核心架构到功能理念的全面重塑。”甲骨文公司中国区技术工程部总经理嵇小峰强调。Oracle AI Database 26ai在底层实现AI技术与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赋予数据库原生智能化处理能力。

从架构层面看,Oracle AI Database 26ai带来三层创新:

其一,将Agentic AI融入数据库。Select AI Agent使Agent可直接在数据库内运行,处理业务逻辑。同时,Private Agent Factory允许将各种AI模型打包成容器,在私有环境中部署,无需访问公有云,充分满足企业合规要求。结合7月发布的SQLcl MCP Server,企业能够轻松构建、部署和管理数据库内的AI Agent,加速内部智能化进程。

其二,AI简化数据开发流程。从Schema自动生成,到数据意图识别,再到数据加载与优化,实现AI驱动的端到端开发体验。数据标注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环节,甲骨文提供Annotation功能,以结构化键值对集中管理数据标注并存储在数据库字典中,使大模型能够精准理解企业私有数据中的供应链、订单或员工工资等信息。对于未加入Annotation的存量系统,甲骨文提供自动化AI丰富化(AI Enrichment)功能,可根据数据库Schema自动采样并生成标注,快速丰富数据语义。

其三,拥抱Apache Iceberg,提供开放的AI湖仓一体。甲骨文支持跨平台、多源数据访问,通过Apache Iceberg目录统一管理不同数据库和存储的数据。Oracle AI Data Platform提供湖仓一体化架构,将企业数据与OCI中的大模型及开源框架(Spark、Flink)集成,支持快速开发AI应用和Agent。同时提供开箱即用的功能,如可视化开发工具和工作流,通过Chatbot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数据到智能应用的完整闭环。

自今年10月起,客户只需通过一次补丁升级,便可将23ai自动转化为26ai,无需重新部署或迁移应用。这并非简单的升级,而是一场“演进式转变”,让企业在保持兼容性的同时,获得全新的AI能力。

Dify×Oracle:携手共建企业AI+数据新模式

“Dify仅成立两年多,便与拥有近50年历史的甲骨文建立合作关系,这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Dify创始人兼CEO张路宇感慨道。自2023年发布开源AI基础设施以来,Dify在GitHub上的星标数接近12万,跻身全球开源项目Top 50,从中国走向世界。

张路宇介绍,Dify的理念是打造API化服务平台,让业务人员无需深厚技术背景即可编排端到端Agent或调用API,同时支持生产环境中的数据反馈优化。目前,Dify已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超过100万次,汇聚1000多名开源社区贡献者共同建设平台。Dify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提供构建Agent的能力,包括Chatbot Agent、Chatflow和Workflow。通过开放平台理念,Dify打造了一个中心化但中立的企业级AI基础设施,使企业能够连接多种模型,涵盖多模态模型、开源大模型和小模型。

Dify与甲骨文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Dify产品将上架Oracle Cloud Marketplace,方便在OCI上部署;其二,Oracle AI Database 26ai的结构化与向量化功能完全兼容Dify引擎;其三,Dify将支持MCP插件,实现与PaaS各类能力的深度连接。

两者的合作形成了“企业AI+数据新范式”。一方面,开发更简单、创新更高效。Oracle AI Database 26ai原生支持向量存储与搜索,为企业提供统一的结构化与语义化数据访问层。Dify企业版可直接使用Oracle AI Database 26ai作为Vector Engine,用于RAG与语义问答场景,实现低延迟、高精度的知识检索与内容生成。另一方面,安全访问企业融合数据,提升AI应用效率。

Dify中的Oracle AI Database 26ai插件支持多模态SQL查询,实现关系型、JSON、属性图谱与向量数据等融合搜索。依托Oracle AI Database 26ai的一体化架构与安全体系,企业可在Dify中结合Oracle AI Database 26ai,实现统一的数据访问、分析与智能,加速企业AI数据资产价值的释放。

每一个云和数据库企业都有其独特价值主张,而Dify和甲骨文的合作是一种“双向奔赴”,通过整合优势为用户提供最佳选择。Dify可类比为AI时代的操作系统,在企业编排AI应用时不可或缺。Dify与Oracle结合后,企业在AI编排上的效率大幅提升。以前一个复杂流程需要二十多个节点,如今四五个节点即可完成,这种高效简便充分彰显了合作的契合度。

小结:

从 OCI 以进化之姿铸就企业 AI 云基石,凭借高性能、高安全性与高费效比为 AI 发展提供坚实算力支撑;到 Oracle AI Database 26ai 开启数据库智能化革命,实现 AI 技术与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赋予数据库原生智能化处理能力。甲骨文正用创新技术勾勒出企业 AI 发展的宏伟蓝图,助力企业在 AI 时代破浪前行。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等,除特别标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