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与AMD联手打造的SmartSSD:超前概念为何最终默默无闻?

作者: CBISMB

责任编辑: 张金祥

来源: ISMB

时间: 2025-09-17 11:28

关键字: 三星,AMD,SmartSSD

浏览: 895

点赞: 49

收藏: 6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曾有一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产品,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掀起预期的风浪。三星和AMD联手打造的SmartSSD计算存储硬盘便是其中之一,这款在生成式AI浪潮兴起前诞生、旨在革新数据中心架构的产品,如今却几乎淡出人们视线,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2018年,三星提出了SmartSSD的概念,它是一款极具创新性的计算存储硬盘,目标直指革新数据中心架构。其核心理念是将计算能力下放,让计算更接近数据存储位置,以此减少对服务器的依赖,实现“无服务器计算”。

从设计上看,SmartSSD堪称大胆。它将NAND闪存、HBM和RDIMM内存集成在一块固态硬盘中,旁边还放置了一块由AMD(当时为赛灵思)制造的FPGA加速器。这样的设计在当时无疑是超前的,为数据存储和处理带来了全新的思路。

然而,时间来到2025年,SmartSSD却几乎从三星的产品组合中消失。尽管市面上仍能找到AMD赛灵思品牌下的相关产品,但销量和关注度都远低于预期。

SmartSSD的消沉并非偶然。首先,其硬件设计极为复杂,再加上采用Gen3固态硬盘规格,这使得它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困难重重。复杂的设计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对生产技术和工艺提出了极高要求,限制了产品的量产和普及。

紧接着,新冠疫情和AI的崛起给SmartSSD带来了双重打击,其中AI的爆发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生成式AI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大型语言模型(LLM)虽然需要海量固态硬盘,但主要是对存储容量有极大需求,对计算功能的需求相对较小。相比之下,计算存储设备代表的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更接近传统服务器领域,缺乏AI硬件那样的爆炸性增长潜力。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三星在推出第二代产品后就将其搁置,尽管该公司曾在2022年宣称“计算存储市场潜力巨大”。

监管计算存储标准化的SNIA组织(固态存储网络协会)的官方页面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自2023年10月发布CS API以来,该领域进展甚微。2024年,SNIA计算存储技术工作组的联席主席发布视频提及正在开发中的1.1版本,但并未展现出实质性突破。

行业内的企业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即使是计算存储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Scaleflux,也悄然修改了官网“关于我们”页面,完全删除了“计算存储”的字眼。该公司现在专注于提供“在底层使用计算存储技术”的产品,例如其CSD5000企业级固态硬盘,通过板载计算能力实现了256TB的逻辑容量,尽管其物理容量仅为122.88TB(压缩比约为2:1)。

尽管SmartSSD目前处境不佳,但AI时代或许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鉴于AI推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将部分计算工作放在距离数据最近的固态硬盘上是合乎逻辑的选择。随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如谷歌、微软)和AI公司(如OpenAI)越来越多地采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面向企业端、支持AI推理的固态硬盘市场,特别是在边缘计算领域,可能会比预期更早地出现。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等,除特别标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