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北美生产线退出中国 惠普未来何去何从?
CBISMB
责任编辑:张金祥
ISMB
时间:2025-03-03 10:53
惠普 北美产能 移出中国
惠普宣布将在2025财年末之前,将其90%面向北美的制造业务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地区。面对全球供应链格局的变化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一策略旨在增强惠普供应链的弹性,同时规避潜在的关税成本,确保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可能施加的10%关税成为压在跨国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关税政策落地,惠普每台电脑的生产成本可能增加数十美元,对利润率本已微薄的个人电脑行业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实现生产成本控制,惠普选择将制造业务逐步转移出中国,从而降低关税对其运营的直接冲击。同时,多地分散制造基地有助于减少对单一区域的过度依赖,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
转移决策体现战略转向
惠普近年的战略调整与其此前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市场多年来一直是惠普的重要生产和创新中心,惠普早在2008年便在重庆设立生产基地,之后成为惠普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核心枢纽。甚至在2023年,惠普也曾与重庆市合作庆祝其“第4亿台重庆造惠普电脑”下线。
在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和全球供应链风险之下,惠普选择了主动转向。尽管中国仍是其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但分散制造布局成为企业在当下环境中的必然选择。
为配合生产调整与供应链转移,惠普也采取了其他应对策略,其中包括大幅增加库存。截至最近一个季度末,惠普的库存金额从上一季度的77亿美元增至84亿美元,增长了7亿美元。通过这一策略,惠普旨在确保其关键零部件和成品供应充足,以缓解供应链调整可能导致的供货中断。
与此同时,为平衡因关税和供应链调整带来的成本压力,惠普宣布追加裁员计划。在2025财年末之前,惠普将再裁减1000至2000名员工,加上此前计划裁员7000人的“Future Now”成本优化计划,累计裁员人数接近9000人。这一裁员举措反映出惠普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巨大财务压力。
个人电脑行业利润率长期偏低,平均仅为5%-10%。关税一旦施行,企业要么压缩利润空间,要么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但后者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流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惠普的转移计划也从侧面反映了整个行业在严峻环境下的压力。
不过,未来个性化需求与技术更新可能为市场带来一定机遇。Windows 10技术支持将在2025年10月终止,这预计将引发PC用户的大规模换机需求。此外,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PC制造商打开了新的增量市场,搭载AI技术的高端PC产品逐渐成为制造商新的竞争焦点。
据分析机构最新数据,PC市场出货量呈增长趋势,仅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台式机、笔记本和工作站的出货量同比增长5%。
引发供应链震荡
惠普此次重大供应链调整不仅是单一企业的决策,同时也可能在全球PC行业和科技供应链中引发连锁反应。在多重压力下,企业的变化策略或将对全球制造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在全球贸易格局持续变化的背景下,PC市场是否能够借助Windows 10更新周期的推动力和技术升级,保持增长趋势,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