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希望AI重塑Workspace工作方式
CBISMB
责任编辑:张金祥
ISMB
时间:2025-04-27 12:06
Workspace 谷歌 人工智能
在近期落幕的Google Cloud Next 25大会上,人工智能(AI)对工作场景的颠覆性潜力成为核心议题。谷歌Workspace协作应用产品管理副总裁Kristina Behr在接受采访时指出,AI不再仅仅是效率工具,而是正在重新定义“工作”的本质。
大会期间,谷歌宣布Workspace套件的Google Docs新增音频工具,可一键生成文档的可听版本;Google Sheets则搭载升级版分析引擎,助力用户从数据中快速提炼洞察。Behr强调,谷歌的策略是“将AI融入产品的DNA”,而非简单叠加功能。“我们不是在文档或表格外挂一个AI模块,而是让AI从根本上重塑这些工具的形态。”
面对微软Office等老牌对手,Behr直言:“他们可能投入十倍于我们的人力,但我们选择用技术突破破局。”她透露,谷歌的“独特优势”在于全栈优化能力——从自研TPU芯片到Gemini大模型,再到DeepMind的技术整合,谷歌Workspace得以在效率和规模上实现差异化竞争。“我们的产品迭代速度和优化质量,正源于这种垂直整合。”
目前,Google Workspace全球用户已突破30亿。Behr指出,庞大用户基数既是优势也是责任:“我们每天分析数十亿次交互数据,只为回答一个问题——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在Behr看来,AI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游戏规则改变者”。通过机器学习,Workspace能精准预测用户需求,例如在Docs中自动生成内容建议,或在Meet中实时优化视频画质。“现在,每位员工都是AI产品经理。”她举例称,当用户用Gemini总结会议纪要或调整文档结构时,AI已悄然成为工作流程的“隐形助手”。
面对“AI是否会取代人类”的争议,Behr提出“人性化AI”理念:“我们让AI学习用户的数据和语言风格,使其建议更贴近个人习惯。”例如,若用户常使用专业术语,AI会优先推荐相关表达;在Sheets中,AI分析模型会结合用户历史偏好调整可视化方案。
她强调,谷歌的设计原则是“让人类始终掌控方向盘”。在演示中,AI生成的文案会标注来源,数据分析结果也支持手动修正。“AI的使命是解放人类的创造力,而非制造技术崇拜。”
谈及下一步规划,Behr透露,谷歌正探索AI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例如,在医疗领域,AI可自动提取病历关键信息;在制造业,实时数据分析将优化生产流程。“我们关注的不仅是通用任务,更是跨行业的共性需求。”
随着Gemini大模型在Workspace中的落地,Behr预言:“未来五年,人们将忘记没有AI的工作方式。”但她同时警示,技术伦理仍是底线:“我们拒绝‘为AI而AI’,每一项功能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它能否让用户更专注、更高效?”Google Cloud Next 25释放的信号清晰:AI正从工具进化为工作方式的“操作系统”。